在台灣的教育與家庭文化中,「犯錯」往往被視為一種羞恥,是不該發生的失敗。因此,人們的本能反應常是低調處理,甚至掩蓋、包庇,讓錯誤成為不為人知的祕密。然而,對一間新創公司而言,這樣的態度不僅抑制學習,也扼殺創新。
我主張:「犯錯、知錯、改錯」才是真正學習與成長的起點。
延續我們對學習型組織的追求,公司文化必須勇於面對錯誤。我們應建立一個心理安全的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坦然承認錯誤、不怕被責難,反而能鼓勵彼此提出修正方案,從錯誤中萃取經驗,形成集體智慧。唯有如此,組織才能快速調整、持續進化。
錯誤不可恥,真正的風險是掩蓋或未察覺錯誤。
回顧這三年,「愛貓一生」從零開始打造品牌、商業模式、產品與公司文化,過程充滿挑戰。雖然我們的主力商品——貓砂——已在市場上獲得好評,小鮮肉包凍乾預計將於 8 月上市,備受期待的主食杯也預定於 10 月問世。外界看似一帆風順,實則每一個階段的轉彎,都是對錯誤的回應與修正。每一次 pivot,都是為了避免可預見的「錯誤」。
我們可以將「錯誤」分為兩個層面來理解與應對:
一、策略決策層面:仰賴對市場與顧客需求的敏銳洞察
這類錯誤通常源自對外部環境的誤判,或未能掌握潛在變化。即使策略邏輯完整,若忽略使用者情境的多樣性與彈性,也容易在執行端產生落差。
例如在品牌設計初期,我們曾提出「訂月制」的構想,希望一次性滿足飼主對貓咪濕食、乾糧與貓砂的整月需求。這個方案雖具整合優勢,卻在實務上遇到不少挑戰。台灣消費者的生活型態極為多元,難以用單一設計同時滿足單貓與多貓家庭、有無社區管理員、不同坪數與儲物條件的居家空間、各自的囤貨習慣與物流取貨便利性。我們發現:策略構想雖完整,但若忽略彈性與客製化,便無法真正落地。能即時修正這項服務設計,仰賴兩項關鍵機制的支持:
1. 嚴謹的消費者問卷調查。
2. 客服人員主動傾聽、彙整使用者回饋。
這兩者正是「愛貓一生」持續優化產品與服務的核心作業,也代表我們對顧客聲音的高度重視。
二、執行作業層面:靠個人與團隊機制防堵錯誤擴大
這類錯誤來自於執行過程中人員的認知落差或操作疏失。能否在早期發現並修正,關鍵在於橫向溝通是否順暢、資訊是否透明,以及是否具備及時回報與數據佐證的機制。
公司的使命、願景與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的「北極星」,引導整體方向;策略的制定,是為了「做對的事情」;而策略是否能落實,則取決於團隊的「執行力」——也就是「把事情做對」。
在日常作業中,防止錯誤擴大的最佳方法包括:
• 建立暢通的即時回報機制;
• 任務執行時細心確認每一個環節;
• 所有數據與資訊皆須具備佐證與專業背書。
「愛貓一生」自創立之初,即大膽投入千萬元以上資源,建立一套嚴謹且先進的資訊系統架構。我們的前台採用全球領先的電商平台 Shopify,不僅實現 D2C 模式,也能有效整合 CRM 系統,強化與顧客的長期互動與數據管理。
在財務與會計系統方面,我們採用業界頂尖的 Oracle NetSuite 雲端系統,確保營運財務的透明性與數據的一致性。而在中台建設上,我們成功整合了支付系統、黑貓宅急便物流模組與 WMS(倉儲管理系統),形成一條垂直整合的數據流與物流鏈。
這整套系統的價值,不僅在於防止錯誤,更在於能夠:
• 實現食品安全的全流程追溯;
• 強化出貨效率與配送可靠性;
• 確保支付環節的資訊安全與穩定性。
對一個新創企業而言,這樣的系統投資,並非炫耀科技規模,而是我們對「顧客滿意」、「資訊透明」與「信任建立」所做出的具體承諾。
唯有真正做到資訊通透、行動負責、彼此信任的組織,才能讓錯誤止於早期,並從中學習,進而不斷提升整體作業品質與團隊能力。
鼓勵與讚美,是公司文化
在「愛貓一生」,我們相信:錯誤不是懲罰的起點,而是學習的契機。要建立一個能正向面對錯誤的組織文化,關鍵在於心理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來自日常中彼此的鼓勵與讚美。
我們深知,唯有在被尊重與被理解的環境中,人才有勇氣承認錯誤、分享經驗、主動修正。而鼓勵與讚美,正是最有效的修復機制(remedy):它能撫平錯誤帶來的自責與焦慮,更能轉化為下一次「做得更好」的動力。
因此,我們將「鼓勵代替指責,讚美激發潛能」視為公司文化實踐的核心。因為唯有在這樣的文化中,才能培養出一個願意學習、勇於承擔、相互信任的團隊。
畢竟,錯誤本身並不可怕;真正的風險,在於忽視那些早期訊號。如果我們未能及時回應、持續優化,這些看似微小的偏差,最終可能累積成無法逆轉的後果。
也正因如此,我們選擇讓「愛」成為公司文化的核心——讓『愛貓一生』的「愛」,不只是對貓的承諾,更是彼此相待、共同成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