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檢視一位優秀主管該具備的領導力
在《愛貓一生》員工講堂(一)中,我便強調「溝通」是團隊能否強大、能否凝聚向心力的關鍵核心,這充分展現了我對「溝通」的高度重視!
到了《愛貓一生》員工講堂(二),我進一步分享了《第五項修煉》的精髓:希望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擁抱「自我超越」、敢於突破與改變既有的「心智模式」,共同朝著我們所描繪的「共同願景」前進。而透過「團隊學習」的力量,彼此交流、啟發、成長,我們就能從零開始,打造出一個能靈活應對千變萬化市場挑戰的企業組織。這,正是《第五項修煉》所強調的整體「系統性思考」之真義。
在這一堂課,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多年來觀察與實踐中,如何檢視一位優秀主管應具備的領導力(Leadership)。
3A: 個人領導力模型
Attitude(態度):
談到態度,我相信大家對基本定義應該不會有太大爭議。不過我想分享的是,這些年我時常用來勉勵自己、也用來提醒團隊夥伴的一些態度原則:
1、做人之態度(為人處世的基本態度)
誠實 —— 誠信做人,坦蕩無欺。
謙遜 —— 保持謙虛,願意學習。
尊重 —— 尊重他人的差異、觀點與背景。
負責 —— 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言出必行。
感恩 —— 懷抱感激之心,知恩圖報。
2、做事之態度(面對工作、學習、任務時的態度)
主動積極 —— 不推託、不等待,主動解決問題。
精益求精 —— 不滿足於「差不多」,追求卓越。
堅韌不拔 —— 面對挫折不氣餒,面對困難不退縮。
開放心態 —— 樂於接納新觀點、新知識。持續學習 —— 終身學習,日日精進。
3、人生之態度(面對人生整體心態)
正向樂觀 —— 保持積極思維,迎向各種挑戰。
以終為始 —— 明確目標,反推行動計畫。
利他之心 —— 思考如何創造價值、幫助他人。
自我超越 —— 不斷突破自我侷限,持續進化。
平常心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定從容。
Altitude (高度)
我們時常聽到態度決定高度,我們來系統化拆解 「態度決定高度」 這句話裡的 「高度」 是什麼? 如何檢視與突破?
「高度」指的是一個人在 思維層次、視野格局、行為品質上的層次。
換句話說,就是:
1、看事情的格局大小(vision / perspective)你看事情時,是只看眼前局部利益,還是能看見長遠整體價值?你做決策時,是站在自己的位置看,還是能站在更高、更廣的系統視角來看?
2、解決問題的能力深淺(problem-solving depth)提升自己的思考層次,學會看到問題背後的結構與本質,才能做出更具前瞻性、更具影響力的決策。
表面解決 vs. 系統解決,差別往往就在於思考的高度。
3、能否超越當下自身侷限
這點我非常認同《第五項修煉》裡提到的「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的重要性。人的天花板,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自己給自己的心理邊界。
每次跨越侷限,格局、能力、影響力都會同步上升一層。
Ability (能力)
最後談談能力。能力(Ability)的提升是有科學方法的,不是單靠努力就能做好。
能力 = 知識 × 技能 × 態度 × 練習經驗
這個公式揭示了四大關鍵構成要素,每一項都缺一不可,且彼此之間存在「乘法關係」——只要其中一項趨近於零,整體能力的發揮就會受到極大限制。
• 知識:理解原理、掌握概念的基礎,幫助我們做出正確判斷。
• 技能:將知識轉化為具體行動的能力,決定實際操作的效果。
• 態度:推動持續進步的內在驅力,決定一個人是否願意突破現狀、迎接挑戰。
• 練習經驗:將上述三者內化於行動中,透過實踐累積,讓能力從理論走向熟練,進而達到精湛。
缺乏知識,容易做出錯誤判斷;缺乏技能,即便知道正確做法也難以落實;缺乏態度,學習與提升的動力不足;缺乏練習經驗,則無法將能力穩定表現出來。
因此,若希望在某項領域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必須有意識地兼顧四個面向,系統化地打造全方位的能力基礎,才能持續成長,達到卓越表現。
3A個人領導力模型 讓我們更有系統地檢視自己、提升自己,也能幫助我們看得更遠、做得更好、帶領團隊走得更長。
3B 領導力思維:掌控商業計劃的三大關鍵
一位優秀的領導者,除了具備正確的態度(Attitude)、格局高度(Altitude)、實戰能力(Ability)之外,如何掌握整體商業計劃的脈動與方向感,更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我自己在管理與決策時,經常用一個簡單好記的「3B框架」來檢視自己是否掌握了全局:
👉 Big Picture(宏觀視角)
👉 Big Actions(策略行動)
👉 Big Numbers(關鍵數據)
Big Picture:宏觀視角,見樹又見林
作為領導者,不能只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
Big Picture 指的就是 看得見全局、看得見未來,能夠在複雜的商業環境中,理清本質與重點:
• 能將公司使命、願景與當前的商業環境連結起來。
• 具備系統思維,既能見樹(細節管理),又能見林(整體布局)。
• 理解外部市場趨勢與內部資源整合,為組織指明前進方向。
沒有 Big Picture 的領導,容易讓組織陷入局部最佳化,喪失整體競爭力。
Big Actions:策略行動,聚焦且協調
光有宏觀視角還不夠,關鍵在於 如何化願景為行動。
Big Actions 要求領導者能夠:
• 將策略拆解為具體、可執行的行動方案。
• 聚焦於最能產生影響力的行動,而非眉眉角角面面俱到。
• 協調跨部門資源,確保行動一致、有整合效果。
• 持續追蹤行動進度,動態調整,保持策略靈活性。
沒有 Big Actions,Big Picture 只會停留在紙上談兵。
Big Numbers:關鍵數據,掌控行動品質
數據是領導者決策的「第二雙眼睛」。
Big Numbers 強調,所有的行動都應有數據來佐證與矯正:
• 能掌握業務運營的核心指標(KPI、KBI)。
註:KBI (Key Behavior Indicators )
則是員工每天可自己掌握的行為。
• 建立數據驅動文化,讓團隊習慣用數據說話。
• 定期檢視數據,透過數據調整行動策略,優化資源配置。
• 不僅看表面數據,更能深入理解數據背後的原因與趨勢。
沒有 Big Numbers,領導者容易陷入憑感覺做決策,風險大增。
3B 領導者具備「看得清、做得準、改得快」的能力。
3C 領導力工具:打造敏捷、高效協同的組織神經系統
在現代領導力中,資訊流通速度與組織協同能力已成為關鍵競爭力。
領導者除了掌握 3A(態度、能力、高度)、3B(商業計劃掌控),更需要懂得如何透過「3C工具」,建立起如同人類神經系統一般靈活、敏捷的組織網絡。
3C 強調的正是這一層領導力能力:
👉 Communication(順暢的溝通)
👉 Coordination(行動展開的協調)
👉 Control(數據為根基的科學管理)
Communication:順暢的溝通
一個敏捷組織,必須有暢通且高效率的溝通機制,資訊才能快速流動、上下同頻、左右對齊:
• 確保組織內部橫向、縱向溝通沒有「訊息孤島」。
• 建立公開透明、即時回饋的文化,讓溝通成為組織的血液。
• 善用數位工具(如即時通訊、協作平台)提升溝通效率。
沒有順暢的溝通,組織再多的行動也容易失焦、失效。
Coordination:行動展開的協調
有了溝通,下一步是如何協調資源、推動行動,讓組織能快速展開、有效執行:
• 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促進不同部門間的流程整合。
• 用系統化的方法(專案管理工具、KPI管理)強化行動的節奏與協作。
• AI工具與智能應用,能有效提升協調效率、減少冗餘溝通。
協調能力決定了組織能否快速「整軍出發」,而不是各做各的。
Control:數據為根基的科學管理
最後,數據驅動的管理是現代領導不可或缺的一環。Control 並不是「控制人」,而是透過數據來掌握方向、及時修正行動:
• 建立關鍵數據儀表板,讓領導者與團隊能實時監控績效。
• 每一項行動,都要有數據佐證與反饋循環。
• 靈活運用 AI 工具、自動化系統、BI 平台,讓數據驅動決策更及時、更精準。
有數據作為神經系統的反饋機制,組織才能「快」、「準」、「穩」地應對變化。
Simple、Love、Umami —— 愛貓一生從品牌到領導力的實踐
領導力從來不是靠一兩個技巧,而是靠內在的修煉與外在行動的整合。先把自己做好,做人有誠信、有格局、有持續進步的能力,才有資格去帶領別人。帶團隊時,眼光要放長遠、行動要務實,每一個策略決定都要經得起數據檢驗與市場回饋。而在帶動整個組織時,關鍵是建立一套順暢流動的溝通協作模式,讓資訊跑得快、行動跟得上、錯了也能快修正。
我們在愛貓一生始終相信,做品牌如做人,要 Simple、要有 Love、要追求 Umami 的極致體驗。帶組織亦然,越簡單透明,越能凝聚力量;越有愛的文化,越能激發每一位夥伴的潛能;越追求極致,越能創造出讓顧客「看得見、吃得出、感受得到」的價值。
時代變化很快,工具日新月異,關鍵從來不是用什麼工具,而是領導者能否用這些工具與理念,打造出一支敏捷、有戰鬥力、有溫度的團隊。這,正是我們在愛貓一生每天努力實踐的領導力,也是我今天想與大家分享的 3A・3B・3C 背後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