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寵物溝通之前,我想先從「身」、「心」、「靈」三個層面出發,分享我對健康與感知的理解。這些不是理論,而是來自於我製作食品、鍛鍊身體、靜坐修心,以及與我家橘貓浪浪相處的日常體驗。
「身」:健康是人生與陪伴的基石
Health is bedrock,健康就是人生的基石。不論是對人或是對動物而言,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多的財富與成就也無從享受。我相信這句話沒有誰會反對。但現實中,不少人甚至飼主們,並不真正理解如何管理自己或愛貓的健康。
我以自身經驗舉兩個簡單的原則分享給大家:
1. 吃得健康:越接近原型、越安心
一位好朋友曾說過一句話我非常認同:「上帝做的,自己煮的,才是最健康的食物。」謝謝Carol讓我引用這句話。這也是我們「愛貓一生」在開發食品時秉持的信念。我們雖然製作的是加工食品,但我們盡力使用最新鮮的原料與最少的加工程序,為貓咪提供健康、美味、接近原型食物的選擇——不論是濕食還是凍乾,皆遵循這一理念。
2. 增強肌肉:運動讓貓咪與我們都更強健
我自己的健康管理很重視重量訓練,因為肌肉支撐骨架、影響姿勢、影響循環系統。貓咪雖然每天能睡近20小時,但牠們天性中的爆衝、跳高、攀爬,其實正是對運動需求的自然展現。若貓咪變得過胖、懶得動,會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影響健康。
陪伴貓咪運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不妨在家中設置跳板、攀爬架,並定時與貓咪玩耍互動,你會發現牠們變得更靈活、更快樂,而你們之間的連結也更深。
總結:吃得好、動得好,是健康老化與快樂相伴的基礎。
「心」:靜心、同理與轉念
「修身養性」,這句話我們從小聽到大。但真正實踐卻並不容易。身體有病,心難安靜;心浮氣躁,更難清楚看見事物的本質。我很感謝師父教我一句話:「境隨心轉,不是心隨境轉。」這句話讓我學會在變化的世界中保持平常心,也用慈悲對待他人。
禪修與西方的 Mindfulness(正念)其實都是讓我們學會減少雜念、回到當下。這看似簡單,實則困難。
1. 放下雜念:認清真正困擾你的事情
當你靜坐,腦中浮現最多的往往是你現在最掛心的事——與同事的摩擦、家庭的爭執、財務壓力等等。這些就是卡住你心的「情境」。我們應該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如果真的無法處理,就放下它。謝謝聖嚴法師給我這樣的指引。
我也喜歡用「同理心」來看待人我之間的衝突。爭吵往往來自雙方價值觀不同,只要願意溝通,釐清價值基礎,並放下部分自我,衝突就能轉化為理解。
2. 靜心生慧:心夠靜時,靈感自然來
有時候,當你進入很深的寧靜狀態,一些創新的想法或「神來一筆」會突然出現。這不是禪修應追求的目的,但它有時真的會發生。不過,這類經驗無法強求,只能自然發生。我相信這也是一種「靈」。
「靈」:我們與動物之間可能存在的無聲連結
雖然現代科學很進步,但我們仍無法解釋一切。例如:物理學家提出11維空間理論,我們所在的三度空間加上時間是第4維,那麼剩下的呢?是否有一個維度,能讓我們與萬物的心靈連結?
我不否定,也無法完全肯定所謂的「寵物溝通」是否真實。但我認識一些學寵物溝通的朋友,他們的第一課,就是先讓心安靜。這和我對禪修、打坐的經驗不謀而合。
我常看到我的貓——牠平靜地坐著,閉著眼睛、鬆弛安然,像極了一位禪宗大師。那種安穩與沈靜,讓我有一種感覺:也許牠正在修自己的靈性。
「愛」:貓咪的呼嚕,是一種頻率的交流
我的橘貓「浪浪愛醬」來到家裡已經兩年多了,我們之間有非常深厚的情感。現在,我可以將頭靠在牠身上,而牠總是用呼嚕聲回應我。那是一種很難形容的頻率,好像牠透過聲音,傳遞著安全感、信任與愛。
我相信,所有真正愛貓的人都能理解我說的這種感受——那不是語言,而是一種靈魂的交流。
這,就是「愛貓一生」真正想傳遞的理念。
你與你的貓咪之間,也有這樣的連結嗎?
如果有,請記得,那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心靈溝通,值得你用身、用心、用靈去守護。